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小麦研究所两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价

作者:   审稿人:刘宇娇     时间: 2019-05-17 点击次数:


转载自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新闻网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51236.htm

5月16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组对我校小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西南小麦品质形成机理解析与材料创新”和“小麦产量和抗病相关性状基因的发掘及新材料创制”进行第三方评价。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相关领导,学校校长郑有良教授、副校长刘登才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周永红教授、科技处副处长王之盛以及小麦研究所课题研究组相关人员参加评价会。会议在西康楼1309会议室召开,由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冯文帅主持。

本次评价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余懋群研究员任组长,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武云研究员和西昌学院党委书记彭正松教授任副组长、四川大学林宏辉教授、四川省种子站副站长吴开均研究员、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辉跃研究员、绵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所长任勇研究员等5位专家任委员。

魏育明教授主持完成的“西南小麦品质形成机理解析与材料创新”,针对四川及西南麦区生态环境复杂、品质特性表达不稳定等问题,系统研究了基因型、环境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揭示了环境影响蛋白、淀粉累积及组分变化进而调控小麦品质形成机制,为优质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系统评价了小麦种质资源,鉴定重要品质性状基因62个。从毛穗旱麦草中发掘出新型谷蛋白编码基因Fy4.0;在中国地方小麦品种发现了由转座子插入导致的淀粉合成酶缺失新类型Wx-B1n;RNA剪辑异常引起的高直链淀粉相关SSIIa基因缺失突变类型;成功标记了3个新的抗穗发芽QTL。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创制了含A基因组新型HMW-GS编码基因的“圆锥小麦-栽培一粒小麦”双二倍体、含沙融山羊草特异HMW-GS衍生系、改良加工品质性状的Q基因突变体、低直链淀粉含量Waxy基因缺失突变体等小麦品质育种新材料。鉴定和创制的46份小麦材料已被国内8家单位引进利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2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兰秀锦教授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小麦产量和抗病相关性状基因的发掘及新材料创制”,针对小麦高产抗病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突破性育种材料缺乏等问题,系统评价了小麦资源材料2458份,通过17个遗传群体对30个农艺性状和抗病基因进行鉴定,发现并命名抗白粉病基因Pm56,标记了多小穗(QSns.sau-2D.1)和高抗条锈病(QYr.sicau-1B.1)等34个遗传贡献率大的重要性状基因,并开发了目标主效基因的检测标记。发现几丁质合成酶基因、水杨酸羟化酶基因、ATP转运蛋白基因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对赤霉病禾谷镰刀菌致病力和毒素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创制了含提莫菲维小麦(AtAtGG)的高抗条锈和白粉病小麦新材料9份。聚合了QSns.sau-2D.1QYr.sicau-1B.1,培育出具有高产潜力的多小穗、高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16份。发放小麦高产、高抗等优异材料796份次,9家国内单位应用并培育出新品系198个(审定品种2个)。在《The Plant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27篇。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联合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5名,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2项。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两个项目组分别对项目完成的创新性成果,应用情况与效益、对外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汇报,随后通过审阅成果资料,经过质询讨论,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两项科技成果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围绕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小麦产量和抗病性的育种需求,开展了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一篇:美国农业部麦类锈病首席科学家Prof. Xianming Chen到访小麦研究所

下一篇:2019年小麦新品系田间比优筛选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