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8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作为我国小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术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120余家,参会人数近900人。学校副校长王际睿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康厚扬教授、小麦研究所副所长江千涛教授与小麦研究所20余位师生参加会议。
大会期间,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基因组与分子育种”核心主题,通过多元形式开展深度学术交流。王际睿教授、江千涛教授和小麦研究所胡燕灵博士、刘静博士受邀作了“灌浆期高温下TaDOG1异位表达加速小麦穗发芽”“小麦野生资源与种质创新”“拾穗时光深处:从祖先基因库掘取生命的韧性与我的蜕变”和“淀粉颗粒空间限制抑制过表达GBSS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直链淀粉积累”的大会报告,涉及抗逆基因发掘及抗逆育种、种质创新及其育种利用、女科学家论坛、研究生论坛4个专题,系统深入地展示我校小麦研究领域的前沿工作和科研成果。
在种质资源交流与共享环节,小麦研究所郝明副教授向国内各相关单位发放了小麦研究所育成的“蜀麦1868”“蜀麦2515”“蜀麦830R3”等8个种质资源1000余份,为区域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受到同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
此次会议,共收到310篇学术摘要,展出110个墙报,并同步举办墙报交流活动。我校研究生提交摘要和海报数量占此次大会各单位之最,刘静博士的大会报告获得优秀报告奖,在海报环节参会研究生积极向全国小麦科研工作者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受到组委会的赞扬与肯定。
(左7为我校小麦研究所刘静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