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染色体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韩方普研究员来所进行学术交流。与相关科研人员就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韩方普研究员为师生做了题为“高抗小麦赤霉病新材料建立及育种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自己实验室利用从国外引进的小麦野生基因资源,系统进行小麦远缘杂交和抗性资源筛选工作,发现四倍体长穗偃麦草高抗赤霉病。利用代换系和端体系,将抗赤霉病新基因初步定位于7E染色体。通过端体辐射技术获得了新的小麦-外源染色体片段易位系。以主栽品种济麦22和矮抗58等为轮回亲本与抗赤霉病易位系杂交回交,获得一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抗赤霉病的新材料。2017年在安徽省试种,表现出较好的田间赤霉病抗性。这些农艺形状优良、抗赤霉病新品系有望对我国及全世界小麦育种发挥重要作用。整个报告过程中,韩方普研究员结合自己导师对自己帮助,建议大家一定要与自己学生时代的导师建立良好关系,他(她)们在你以后科学研究道路上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会后,韩方普研究员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深入地交流与讨论。
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四川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研究人员及四川农业大学50余名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这次学术交流拓宽的相关科研人员和同学的视野,获益匪浅。